ziyouruyi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龙蛇之战(五十二)

向下

                                            龙蛇之战(五十二)  Empty 龙蛇之战(五十二)

帖子 由 自由人 周二 四月 02, 2013 3:55 am

龙蛇之战(五十二)

一、(孙悟空前世)大禹治水

A类外星侵略者覆灭了,地表人类终于可以安定地生活并发展生产了。

大洪水过后,由于大地的高低不平,当时还是有很多地方被大水淹着,到处能看到洪水过后留下的淹湖。东迁过来的中华人为了生存便利,往往逐水草而居,但是一遇到风雨天气,各地又会水灾为患。或者河流泛滥,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或者山洪暴发,房屋家畜和田亩都被淹没。大水为祸,周边的百姓遭了殃。此时,治理水患被提上了统治者的议事日程。

治水工程并非在大洪水过后立即就开始着手进行的,而是经过了一个近百年的移民期,当移民区水患问题突显时才开始治水的。

尧帝先派共工氏(亚特兰蒂斯人的后裔,此时已融入华夏民族)去治水,因为没什么成效,又派鲧去治水。鲧是大禹的父亲,他采用堵的办法去治水,治了许多年,水患依旧。其实水系就象人体经络,只能疏导,不能堵。所以鲧治理水患就失败了。

我们现在看的历史说是尧禅让给舜做部落联盟首领的,其实这个是被后人篡改的史书。舜是佛体系安排的人物来篡夺尧的江山的!好友在人中讲道(76)中说过“你们知道上古三皇五帝尧舜禹禅让的真实状况吗? 唐代剑仙李白的诗里讲到“尧幽囚,舜野死”,名为禅让,实际上是篡位政变,是残忍血腥的政治斗争!尧有一个儿子丹朱,本来尧是要立丹朱为帝的,却被舜篡位了,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许配给舜,但是舜仍然囚禁起尧来,并不许尧见他的儿子,很多史书上都有记载,《广弘明集》说“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括地志》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竹书》说:“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有人说史记上如何如何写的,我说《史记》其实尽是胡说八道的故事。孔子删诗书嘛,中国上下五千年,被儒教弄得找不到一部信史,只在烛影斧声之语中透出一点真相。《山海经 海内西经》说“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丹朱后来曾经称帝反抗的,但是被舜残酷镇压了,舜时刑罚严厉,“行四罪,流四凶”,但却并不是赏罚分明,而是要打击政敌和清除异己,清除尧的旧臣,“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后来大禹率军起义,在九嶷山杀死了舜。大家知道大禹治水,有一个定海神针,孙悟空的前世是大禹,神器认主,是为如意金箍棒。”

所以那时的真实状况是:舜通过政治和武装斗争推翻了尧,囚禁了尧舜。舜他自己了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借口鲧对洪水束手无策,劳民伤财,一事无成,就把鲧定罪,处死在羽山。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大禹继续治水。

大禹为复仇,暂时受命治水。他带领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下游等考察了一遍。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并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治水,带人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把被水淹的土地中的水放出去。他一心扑在治水上,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从不懈怠。当时的条件非常简陋,他带领民众艰苦奋斗,粗衣淡饭,不以为意。

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其实大禹是 “不敢入”,而非“不想入”,他是不敢重蹈父亲鲧被诛杀的覆辙,深藏的复仇之心推动他兢兢业业,丝毫不敢懈怠。其实尧、舜、禹的时代并非如蛇灵儒教宣扬的“尧天舜日”那般美好,更不是后世颂扬的“禅让”,历史原貌是:潜藏着可怕的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

大禹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治水成功,这给他累积了无比巨大的名望,天下归心。诸侯和百姓都爱戴大禹,大禹的声望达到了顶峰,他所掌握的政治资源也逐渐可与帝舜相抗衡了。于是,大禹发起了复仇的武装起义,诛杀了舜帝!

这就是在东方传颂千古的“大禹治水”的传说。这场大水患,前后共有三代人率领天下百姓前赴后继地去治理,可谓艰苦卓绝;前后共花了约八十八年的时间治理,到最后十三年才被大禹彻底解决,可谓时日漫长。自此后中华大地川流无阻,水行无碍,水患大大地减少了。大禹治水的功绩彪柄千秋,值得后人万世敬仰。

这里说一个历史功劳,大禹和他的儿子启,大禹亲自辅佐他的儿子启最后登上了天子之位(当然其中有艰辛的政治和武装斗争),大禹就成为夏朝的开国皇帝。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大禹和他的儿子启他们在中国历史上正式建立了“家天下”的古代帝王专制制度。为后世帝王专政制度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天下就是他们家的,这样的帝王才珍惜帝王自己的私有财产。历史上真正的启帝也是个开国明君,却被后世蛇灵儒教那帮蛇们污蔑为篡位的不孝子孙!



二、大禹名著——《山海经》

大禹治水成功,于是作《禹贡》。禹和伯益又作《山海经》,将他们治水十三年来所走过的八方土地,所经过的四方大海,所见过的罕见风物,一一记录下来,传之后世。然而,由于《山海经》所述多奇诡怪异,其中又有怪力乱神,非人所能理解,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所以《山海经》成为我国古代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历史地理书。

《山海经》是一部天下奇书,内容涉及广泛,文化沉积深厚。可以说,把《山海经》称之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之瑰玉是当之无愧的,它是研究上古时代历史地理绝好的宝贵资料。《山海经》被称为中华上古时代的大百科全书。

1。在内容上,《山海经》包含历史、天文、地理、民族、民俗、神话、宗教、巫术、动物、植物、水利、物产、矿产、医药等诸多方面,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堪称我国古籍中蕴珍藏英之最者。

2。在时间上,《山海经》跨越了以两次大洪水为界的三次人类文明时期,保留了中华民族自远古至商周时代关于历史、地理、见闻等的记忆残存,以及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禹和伯益在作《山海经》时,参考并融入了很多他们之前的历史地理、史前文明,并将这些信息揉进了他们当时的所见所闻。书中有很多更为远古的信息,连他们自己都不甚清楚了,后世当然更难理解。在最近一次的史前时代的文明中,外星克隆技术和基因技术远远超过我们现在认识的科技水平,那个时候很多外星科学家在地球上转世,用基因拼接技术“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半人半兽的物种!在千年之间,这些物种蔓延到整个地球。当然它们也“创造”了许多克隆的半人半兽的妖怪,其中包括大量克隆人!所以大家在《山海经》中会见到关于这些物种的描述。

3。在空间上,《山海经》记述了夏禹时期几乎是全世界的国家与地理信息,以及世界各国生存与发展所依凭的自然生态环境。这与当时黄种人的统治范围有关,当时的昆仑山、中原大地、太平洋沿岸(包括西南、东北、南北美洲等地),都是中国人统治的国家。大禹走遍了这些地方,又兼带了解了更远地方的一些信息,录于《山海经》。因此《山海经》所述地理范围以昆仑山、中原大地、环太平洋圈为主,兼及更远方的异域。

西汉刘秀重新校书时,将原来的三十二篇定为十八篇。他在《上<山海经>表》中说:“夏禹治水时,益与伯翳主驱禽兽、命山川、类草木、别水土。四岳佐之,以周四方。逮人迹之所希至,及舟舆之所罕到。内别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纪其珍宝奇物,异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兽昆虫麟凤之所止,祯祥之所隐,及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殊类之人。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质明有信。” 表中写明,禹与伯益等人治水时曾到四海之外,绝域之国,曾见异方之所生,殊类之人。“之外”与“异方”皆指他国,可惜现代人不相信,以为是古人的丰富想象。

历代对《山海经》的地理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东汉时,著名的治水专家王景治河,明帝赠送给他的参考书中就有《山海经》。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引用《山海经》达80余处。以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王尧臣的《崇文总目》皆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书。明清时代是《山海经》地学价值被贬时期,被说成“多杂以神怪”、“道里山川难考据”。至近代,顾颉刚作《五藏山经试探》,发表了许多极为精辟的见解,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山海经》的科学价值。其后,谭其骧又作《“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利用《山海经》中丰富的河道资料,将《北山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一条一条梳理,并加以排比,考证出一条最古的黄河故道。此文的发表,进一步确立了《山海经》尤其是《五藏山经》在地理学上的科学地位。《山海经》中最具地理价值的部分《五藏山经》,是全书中最为平实雅正,从形式到内容都以叙述各地山川物产为主,尽管也杂有神话,比例不大,无疑是一部早期地理书。

至于《山海经》的历史价值,因其所述俱为信史时代之前的事,其事又大略模糊,后人很难考证其真实性,因此只能成为神话传说。但《山海经》却以传说的形式保留了华夏民族史前时代的诸多历史地理信息,成为中国正史中远古部分缺如的补充。

《山海经》在流传过程中,既有散佚,又有增补,且多次被增删羼改。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山海经》,作者非一人,成书亦非一时。那些漫长时代中遥远的记忆代代相传,必然会有模糊和错杂两大特点。因此,《山海经》中错讹之处在所难免,需要后人小心求证。



自由人
自由人
Admin

帖子数 : 566
注册日期 : 13-03-20
年龄 : 51

http://ziyouruyi.8008cn.net

返回页首 向下

返回页首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