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评论(21)语言的威力
洪志评论(21)语言的威力
洪志评论(21)语言的威力
-------------------------------
美国一杂志曾评出百年来世界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希特勒赫然位居其列。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的作者哈特认为:“就其动员人民从事重大行动的能力而言,希特勒可能是人类史上最富于感染力的演说家。”
应当说,希特勒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下士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人物,全凭他的一张不烂之舌。
沉默寡言的少年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具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希特勒,少时却沉默寡言,羞怯怕生。这种性格按理说不应属于一位卓越的演说家。形成希特勒这种性格的原因有二:一是6岁弟弟的死亡在心理上造成了极深的创伤,给他的生活投下了一道长长的阴影;二是性格暴躁的父亲强迫他不得学习他喜欢的美术。如果说弟弟的死使希特勒变得孤独,那么暴躁父亲的强制则使希特勒变得沉默寡言。
希特勒在小学、中学都没有给老师留下能言善辩的印象。无疑,希特勒是有演讲天才的,但在沉默寡言的外表下面,老师难以发现这一天赋才能。只有一位老师似乎有所留意,但在评价时却用了一个贬义词:强辩。也许这位老师是在希特勒与别的老师或同学的争辩中发现希特勒这一才能的,所以才对希特勒有了“好强辩”的印象。
不过在了解希特勒的人中,还是有人发现希特勒小小年纪就具有演讲的雄辩才能。有人记得他念小学时曾利用其雄辩才能诱使孩子们执行他的命令。这虽是孩子们的游戏,但他却能一次次成功地把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尽兴。——这里须提醒一句:希特勒在跟孩子们玩这类游戏时,他的弟弟还没死;打弟弟死后,这类游戏也就停止了。希特勒对弟弟的感情极深。
发现自己的演讲才能
希特勒中学没毕业,就去了维也纳;美术学校没考上,却当了几年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慕尼黑当了兵。战争结束时,勇敢的希特勒混了个不错的军衔:下士。
希特勒接到命令,去政治训练班听课。听讲时,一个士兵替犹太人辩护了几句,希特勒忍不住地站起来,言辞激烈地发表了一通反犹言论。令他惊奇的是,他居然能够控制住在场听众。
这是希特勒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演讲。
他发现了自己的口才。
希特勒后来回忆说:“一下子,我得到了在大庭广众说话的机会,过去我完全无意识地靠直觉而认为具有的东西,现在得到了证实,那就是:我是能够‘演讲’的。”
政治训练班结束时,一个观察者在总结报告上提到希特勒时写道:“一个生就的演说家,他博得了他的听众的绝对注意,讲起话来,信心十足。”
这年希特勒30岁,开始踏上了用他的嘴征服德国、征服世界的旅程。
演讲吓跑了对手
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即后来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的前身。
希特勒参加该党的第一次聚会是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与会者成分复杂,三教九流皆有。
几个人发过言后,希特勒也站起来发言。他反驳前面有人提出地使巴伐利亚脱离德国而与奥地利联合的主张。希特勒声嘶力竭,大喊大叫,拳头在空中挥来回去,话没说完,就把前面发言的那个人吓得溜走了。
这次演讲还募集了300马克。对一个经费只有7马克的小小政党来说,实在是一次意料不到的收获。而成绩的取得,端赖于希特勒的那张与众不同的嘴巴。
在登上总理宝座之前,希特勒的绝大多数演讲是收费的。每月希特勒都要演讲几次,十多年时间,仅靠演讲希特勒的收入就相当可观。
希特勒的成名作——法庭演说
希特勒一生做过几千场演说,但第一次轰动全国的演说当推他的法庭演说。
希特勒具有强烈的权力欲。为了攫取权力,他不自量力地于1923年在慕尼黑啤酒馆发动了一场政变,企图推翻巴伐利亚政府乃至全国政府。
政变很快就被平息了,但希特勒被带上了法庭。
到法庭采访的记者很多,除了德国各大报社记者外,外国有影响的大报社都派了记者。希特勒知道这是个自我表现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充分地加以利用。于是,在法庭上,希特勒鼓动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竭力宣扬他的主张。希特勒的民族主义热情打动了德国人民。他成了名震德国的名人。
由于审判法官都是极右派,希特勒的观点全部或部分地与法官的观点合拍,所以,在审判的过程中,希特勒可以粗暴地打断证人的话,对他们反诘盘问,替自己辩护。最让希特勒满意的是,他的辩护不受任何限制,这对擅长鼓唇弄舌的希特勒来说,简直可说找到了用武之地。希特勒真没委屈自己的那张嘴,第一次发言就一口气讲了四个多小时,而这是他许多次长篇发言的第一次。
希特勒无疑是历史罪人,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客观地说,他的法庭辩护煽动力极强,“精彩”之处比比皆是。
这里不妨摘录一段:
“小人的眼界是多么的狭窄!请相信我,我认为谋得一个部长官职并不是什么值得努力争取的目标。我认为以部长身份载入历史,并不是值得一个伟大人物努力争取的事。假使真是如此,你很有同其他部长葬在一起的危险。我的目标从一开始起就比做部长高出一千倍。我要做马克思主义的摧毁者。我要完成这个任务,一旦我完成了这个任务,部长头衔对我来说就只是一个荒唐的称号罢了。”
这是希特勒对证人指责他有当部长野心的回答。
历史发展到了20世纪,“独裁者”一词早成了贬义词,政治家躲得远远的,生怕戴上这顶桂冠。但希特勒不怕,面对有人指责他要当独裁者,他是这么回答的:
“天生要做独裁者的人不是被迫的。他的愿望就是如此。他不是被别人驱使向前的。这并没有什么骄傲自大的地方。难道一个努力从事繁重劳动的工人是骄傲的吗?难道一个有着思想家的大脑,夜夜思考,为世界发名创造的人是自大的吗?凡是觉得自己有天赋义务治理一国人民的人没有权利这么说,‘如蒙***,我愿从命。’不!他应该责无旁贷地站出来。”
一位听过希特勒法庭演说的人如此评论道:“一个蛊惑民心的奇才,我极少听过这样一个逻辑性强的,狂热人的讲话。”
确实,仅仅凭借思想,而没有杰出的演讲才能,希特勒能否把德国人煽动起来恐怕是个未知数。
演讲吸引来了人才和钱财
希特勒的目标是想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要实现狼子野心,单靠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网罗一批骨干帮手。令希特勒高兴的是,很多骨干帮手根本用不着三顾茅庐,不请自家就找上门来了。之所以会如此,实与希特勒超人的口才分不开。可以说,希特勒最重要的几名骨干全是听了希特勒的演说之后,因为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才愿屈居希特勒之下,跟着混世魔王闯天下。
鲁道夫·赫斯是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第二号人物。他因偶尔听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讲,震惊于希特勒的口才,便加入了纳粹党。戈培尔是希特勒手下的宣传部长,是希特勒的股竤大臣。此人也不缺少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加之又获得过哲学博士,对一般人的口才都不以为然,但对希特勒的口才,由衷的佩服。1922年,他听了一次希特勒的演讲,立即决定加入纳粹党。稍后几年,他与希特勒的思想发生冲突,但听了希特勒一场三小时的“精彩之极”的演讲,立即“怀疑自己的看法”,决定要向“这个伟大的人物,政治的天才鞠躬致敬”(戈培尔日记中的话语)。
演讲不仅吸引来了心腹大臣,而且还带来了大批政治捐款。
汉夫施丹格尔是哈佛大学毕业生,朋友劝他听听希特勒的演讲,他就去了。这一去,他就成了纳粹党徒了,因为他对希特勒的滔滔雄辩极为倾倒,爱屋及乌,他就信仰起了纳粹主义来了。纳粹党从这位信徒那里确实获益不小。汉夫施丹格尔借给纳粹党一笔巨款,使纳粹党报《人民观察报》得以维持下去。
钢铁大王弗里茨·蒂森是1923年在慕尼黑结识希特勒的。初次见面就被希特勒口若悬河的辩才征服了,慷慨解囊,甩手就向当时尚不为人知的纳粹党捐资10万金马克(2.5万美元)。
可以说,纳粹的许多钱财都是富商感于希特勒的口才魅力自愿从腰包里掏出的。
一生最精彩的演说
希特勒一生最精彩的演说是1939年4月28日在德国国会举办的,内容是对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份电报的答复。对这次演说,《第三帝国兴亡》一书作者威廉·夏伊勒做过如下评论:
“我相信这是他从来没有做过的最长的重要公开演说,讲了足足两小时以上。在许多方面,特别在打动德国人和纳粹德国在外国的朋友这一点上,也许是他空前最精彩的一次演说,肯定是我亲自听到他所作的最了不起的演说。他雄辩滔滔,机锋横溢,极尽尖酸刻薄,虚伪狡诈之能事,这种本领已经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峰,而且以后再也没有能达到过。”
这次演说的背景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纳粹德国的武力威胁,发电报给希特勒,要他做保证不侵略31个国家。希特勒没有直接给罗斯福总统回电,而是在国会举行演说,通过广播电台把他的答复传到罗斯福耳中。
演说时,希特勒先把罗斯福来电念几句,然后嘿嘿地冷笑两声,稍停片刻,压低嗓子吐出一个字来:“答。”接着就从他的口中喷出一大串讽刺挖苦罗斯福的话来。希特勒的所作所为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在考场作弄他的老师。
希特勒在台上表演,台下的议员则在制造气氛。
每当希特勒声嘶力竭地讲完一段话,阴阳怪气地说声“答”时,议长戈林就忍俊不住地带头发出一串“嘎嘎嘎”的怪笑,其他议员也不失时机地跟着哄堂大笑。这时的演讲气氛就达到了高潮,希特勒的演讲劲头也就更大了。下面是希特勒的两段演说辞。
第一段是这样的:
“罗斯福先生宣称,他认为一切国际问题都可以在会议桌上解决。
“答:……要是这些问题果真能在会议桌上得到解决的话,我将不胜高兴。然而,我的怀疑是有事实根据的,那就是,最明显地表示不信任会议有用处的国家正是美国自己。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会议就是国际联盟……它代表全世界各国人民,并且是按照一位美国总统的意志而建立起来的,然而,第一个在这种努力面前表示退缩的国家就是美国……只是在无目的地参加了[国际联盟]好多年以后,我才决意学美国的样……
“北美的自由并不是从会议桌上获得的,同样,南北战争也不是在会议桌上决定胜负的。至于为达到最后征服整个北美大陆而进行的无数斗争,我就不说了。
“我所以提起这些话,只是为了要表明您的意见,罗斯福先生,尽管毫无疑问应当受到最大的尊重,然而却不能在您自己国家的历史或者世界其他各国的历史里找到任何证明。”
希特勒在演说中从来没有忘记吹嘘自己,下面一段话就是他自吹自擂的样板:
“罗斯福先生!我深知贵国幅员广大,财富充盈,使您自许要对全世界的历史和所有国家的历史负责任。而我,先生,所处的地位却要平凡得多,局面也要小得多……
“我接受了这样一个国家,它因为信任外国的诺言和由于民主政府的恶劣制度而面临着彻底的毁灭……我克服了德国的混乱,重新建立了秩序,并且大大增加了生产……发展了交通,使庞大的公路网得以兴建,运河得以开凿,巨大的新工厂得以出现,同时也致力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与教育水平。
“……
“我把1919年从我们手里抢走的地方夺回来给了德国。我把成百万被迫与我们分离饱受心酸的德国人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然而,罗斯福先生,没有流一滴血,没有给我国人民,当然也没有给别国人民带来战争的苦难……
“你的任务,罗斯福先生,比较起来要容易得多。你在1933年出任美国总统,我也在那一年出任德国总理。你在发轫之初就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的国家的首脑……贵国的局面之大,足以使你有时间,有闲暇来注意世界性的问题……你的关心和主张所涉及的地区要比我的地区大得多,因为,罗斯福先生,上苍所要命我托生的地区,因而也是我必须为之工作的地区,不幸要小得多,虽然对我来说,它要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加宝贵,因为它完全是我国人民所有的!
“虽然如此,我相信,正是这样,我才能对我们全都关心的事情尽最大的贡献,那就是:全人类的正义,幸福,进步和和平。”
应当说,就欺骗德国人来说,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演说。希特勒就是凭借着一场场演说,凭借着他那辩才无碍的口才,从流浪汉一步步地登上德国最高权力宝座的。毫无疑问,希特勒是历史上靠口才建功立业者中的佼佼者。
迥异于传统的演说家
希特勒非常重视演讲术,深知演讲术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曾讲过这么一段话:
“在历史上推动最伟大的宗教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力量,从远古时候起,一直是说话的神奇力量。
“只有靠说话的力量才能打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有伟大的运动都是人民运动,都是人类热情和感情的火山迸发,它们不是由残酷的贫困女神就是由投在群众中的语言火把所触发的;它们不是词章学家和客厅英雄似的清淡。”
此段话充分说明了希特勒对演讲术的重视程度。
希特勒之所以能成为闻名于世的演说家,除了爹妈给了他一副好口才外,还与他重视演讲技巧分不开。
希特勒小时候梦想成为艺术家,但经过一番努力,终告失败。其实,希特勒的天赋不在绘画,而在表演。假若他小时候梦想成为表演艺术家,也许他早已功成名就了。遗憾的是希特勒选错了方向。
何以为证?
只要走进演说大厅,听听希特勒的演说就清楚了。我们现在不可能直接听到希特勒的演说了,但听过希特勒演说的人都说希特勒是个出色的模仿家,能把别人的言谈举止模仿得惟妙惟肖。可别小看这点雕虫小技,演说的关键时刻来一番这类表演,就能使演说大厅的气氛活跃起来,给听众增添不少笑料。应当说,这是一位杰出演说家所应具备的看家本领。
希特勒对演讲的声调、语言的快慢都颇有讲究。演讲伊始,话说得很慢,一字一板地仿佛私塾老学究在教学生识字。其实,他是在寻找听众的感受,一旦掌握了它,就会迅雷不及掩耳地提高演讲音调,加快演讲速度,猛烈地抨击他所要抨击的对象。这时,希特勒的声音犹如上千条抽得噼啪作响的鞭子掠过大厅。他具有鞭笞听众神经的能力,能让他的听众发狂。然后,他就像交响乐队指挥那样,撩拨听众忌妒、恼怒和憎恨的情绪。当然,在这个时候,希特勒从来不会忘记猛击桌子和猛烈顿足。
对他的这种做法,希特勒是这样解释的:“广大群众的心灵对软弱无力或半途而废的东西,不会做出任何反应。正像一位妇女一样,她精神的敏感问题,与其说是抽象的理性,倒不如说是强大的情感渴望。因此,她宁愿屈服于强者,而不愿屈服于弱者——群众也宁愿屈服于统治者,而不是祈求者。
我们不能不承认,希特勒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家,对听众的心理了解得非常透彻。他就像地震波显示仪那样,对听众心灵的颤动能作出灵敏的反应,能把整个民族最秘密的愿望,最隐蔽的直觉、痛苦与个人的反感表达出来。所以说,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演说家,就必须成为杰出的心理学家。
希特勒还对演讲大厅的音响效果、颜色,以及演讲时所在位置及出入口都极为重视。他善于研究听众的特点,观察一些人怎样才会比另一些人对他的话产生更大反响;听众多时,怎么样才能更容易控制。他知道迟到的作用。演讲人迟到,可以使听众长时间焦虑不安,磨灭他们的锐气,从而更容易接受他那粗暴而且有感染力的号召。他常常从人们完全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现在大厅,脸上带着坚定而冷静的表现,在一对楔形保镖的簇拥下大步走过大厅。
当然,我们不应该忘记希特勒演讲术的最显著的特点:演讲时伴以暴力行为。从来没有一个杰出演说家像希特勒那样把暴力带进演讲大厅,使演讲大厅充满了恐怖气氛。——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希特勒的一大发明。
希特勒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演讲时伴以暴力行为,会给听众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让人回忆起来更觉历历在目。
通常的情况是,希特勒在台上演说,保镖们在台下大打出手。但也有例外。据说早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开始空嘴打天下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名叫奥托·巴勒斯塔特的人,这人跟希特勒政见相左,但嘴巴厉害,演讲水平至少不在希特勒之下。希特勒觉得此人对他威胁太大,就和他的几个爪牙冲上讲台,操起棍棒和椅子,狠狠地把对方揍了一顿。为此,希特勒被警察局关押了一月。但奥托·巴勒斯塔特再不敢跟希特勒唱对台戏了,希特勒高兴了好长时间。
还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在演讲时从不用“我的希望”、“我们声明”、“我们要求”一类的话语。具有希特勒语言特色的话语是:“我们坚决主张。”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命令口气,颇合这位“超人”的个性。
=====================
-------------------------------
美国一杂志曾评出百年来世界八大最具有说服力的演说家,希特勒赫然位居其列。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的作者哈特认为:“就其动员人民从事重大行动的能力而言,希特勒可能是人类史上最富于感染力的演说家。”
应当说,希特勒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下士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人物,全凭他的一张不烂之舌。
沉默寡言的少年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具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希特勒,少时却沉默寡言,羞怯怕生。这种性格按理说不应属于一位卓越的演说家。形成希特勒这种性格的原因有二:一是6岁弟弟的死亡在心理上造成了极深的创伤,给他的生活投下了一道长长的阴影;二是性格暴躁的父亲强迫他不得学习他喜欢的美术。如果说弟弟的死使希特勒变得孤独,那么暴躁父亲的强制则使希特勒变得沉默寡言。
希特勒在小学、中学都没有给老师留下能言善辩的印象。无疑,希特勒是有演讲天才的,但在沉默寡言的外表下面,老师难以发现这一天赋才能。只有一位老师似乎有所留意,但在评价时却用了一个贬义词:强辩。也许这位老师是在希特勒与别的老师或同学的争辩中发现希特勒这一才能的,所以才对希特勒有了“好强辩”的印象。
不过在了解希特勒的人中,还是有人发现希特勒小小年纪就具有演讲的雄辩才能。有人记得他念小学时曾利用其雄辩才能诱使孩子们执行他的命令。这虽是孩子们的游戏,但他却能一次次成功地把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尽兴。——这里须提醒一句:希特勒在跟孩子们玩这类游戏时,他的弟弟还没死;打弟弟死后,这类游戏也就停止了。希特勒对弟弟的感情极深。
发现自己的演讲才能
希特勒中学没毕业,就去了维也纳;美术学校没考上,却当了几年流浪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在慕尼黑当了兵。战争结束时,勇敢的希特勒混了个不错的军衔:下士。
希特勒接到命令,去政治训练班听课。听讲时,一个士兵替犹太人辩护了几句,希特勒忍不住地站起来,言辞激烈地发表了一通反犹言论。令他惊奇的是,他居然能够控制住在场听众。
这是希特勒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演讲。
他发现了自己的口才。
希特勒后来回忆说:“一下子,我得到了在大庭广众说话的机会,过去我完全无意识地靠直觉而认为具有的东西,现在得到了证实,那就是:我是能够‘演讲’的。”
政治训练班结束时,一个观察者在总结报告上提到希特勒时写道:“一个生就的演说家,他博得了他的听众的绝对注意,讲起话来,信心十足。”
这年希特勒30岁,开始踏上了用他的嘴征服德国、征服世界的旅程。
演讲吓跑了对手
1919年9月,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即后来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纳粹)的前身。
希特勒参加该党的第一次聚会是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与会者成分复杂,三教九流皆有。
几个人发过言后,希特勒也站起来发言。他反驳前面有人提出地使巴伐利亚脱离德国而与奥地利联合的主张。希特勒声嘶力竭,大喊大叫,拳头在空中挥来回去,话没说完,就把前面发言的那个人吓得溜走了。
这次演讲还募集了300马克。对一个经费只有7马克的小小政党来说,实在是一次意料不到的收获。而成绩的取得,端赖于希特勒的那张与众不同的嘴巴。
在登上总理宝座之前,希特勒的绝大多数演讲是收费的。每月希特勒都要演讲几次,十多年时间,仅靠演讲希特勒的收入就相当可观。
希特勒的成名作——法庭演说
希特勒一生做过几千场演说,但第一次轰动全国的演说当推他的法庭演说。
希特勒具有强烈的权力欲。为了攫取权力,他不自量力地于1923年在慕尼黑啤酒馆发动了一场政变,企图推翻巴伐利亚政府乃至全国政府。
政变很快就被平息了,但希特勒被带上了法庭。
到法庭采访的记者很多,除了德国各大报社记者外,外国有影响的大报社都派了记者。希特勒知道这是个自我表现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充分地加以利用。于是,在法庭上,希特勒鼓动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竭力宣扬他的主张。希特勒的民族主义热情打动了德国人民。他成了名震德国的名人。
由于审判法官都是极右派,希特勒的观点全部或部分地与法官的观点合拍,所以,在审判的过程中,希特勒可以粗暴地打断证人的话,对他们反诘盘问,替自己辩护。最让希特勒满意的是,他的辩护不受任何限制,这对擅长鼓唇弄舌的希特勒来说,简直可说找到了用武之地。希特勒真没委屈自己的那张嘴,第一次发言就一口气讲了四个多小时,而这是他许多次长篇发言的第一次。
希特勒无疑是历史罪人,将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客观地说,他的法庭辩护煽动力极强,“精彩”之处比比皆是。
这里不妨摘录一段:
“小人的眼界是多么的狭窄!请相信我,我认为谋得一个部长官职并不是什么值得努力争取的目标。我认为以部长身份载入历史,并不是值得一个伟大人物努力争取的事。假使真是如此,你很有同其他部长葬在一起的危险。我的目标从一开始起就比做部长高出一千倍。我要做马克思主义的摧毁者。我要完成这个任务,一旦我完成了这个任务,部长头衔对我来说就只是一个荒唐的称号罢了。”
这是希特勒对证人指责他有当部长野心的回答。
历史发展到了20世纪,“独裁者”一词早成了贬义词,政治家躲得远远的,生怕戴上这顶桂冠。但希特勒不怕,面对有人指责他要当独裁者,他是这么回答的:
“天生要做独裁者的人不是被迫的。他的愿望就是如此。他不是被别人驱使向前的。这并没有什么骄傲自大的地方。难道一个努力从事繁重劳动的工人是骄傲的吗?难道一个有着思想家的大脑,夜夜思考,为世界发名创造的人是自大的吗?凡是觉得自己有天赋义务治理一国人民的人没有权利这么说,‘如蒙***,我愿从命。’不!他应该责无旁贷地站出来。”
一位听过希特勒法庭演说的人如此评论道:“一个蛊惑民心的奇才,我极少听过这样一个逻辑性强的,狂热人的讲话。”
确实,仅仅凭借思想,而没有杰出的演讲才能,希特勒能否把德国人煽动起来恐怕是个未知数。
演讲吸引来了人才和钱财
希特勒的目标是想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要实现狼子野心,单靠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必须网罗一批骨干帮手。令希特勒高兴的是,很多骨干帮手根本用不着三顾茅庐,不请自家就找上门来了。之所以会如此,实与希特勒超人的口才分不开。可以说,希特勒最重要的几名骨干全是听了希特勒的演说之后,因为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才愿屈居希特勒之下,跟着混世魔王闯天下。
鲁道夫·赫斯是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第二号人物。他因偶尔听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讲,震惊于希特勒的口才,便加入了纳粹党。戈培尔是希特勒手下的宣传部长,是希特勒的股竤大臣。此人也不缺少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加之又获得过哲学博士,对一般人的口才都不以为然,但对希特勒的口才,由衷的佩服。1922年,他听了一次希特勒的演讲,立即决定加入纳粹党。稍后几年,他与希特勒的思想发生冲突,但听了希特勒一场三小时的“精彩之极”的演讲,立即“怀疑自己的看法”,决定要向“这个伟大的人物,政治的天才鞠躬致敬”(戈培尔日记中的话语)。
演讲不仅吸引来了心腹大臣,而且还带来了大批政治捐款。
汉夫施丹格尔是哈佛大学毕业生,朋友劝他听听希特勒的演讲,他就去了。这一去,他就成了纳粹党徒了,因为他对希特勒的滔滔雄辩极为倾倒,爱屋及乌,他就信仰起了纳粹主义来了。纳粹党从这位信徒那里确实获益不小。汉夫施丹格尔借给纳粹党一笔巨款,使纳粹党报《人民观察报》得以维持下去。
钢铁大王弗里茨·蒂森是1923年在慕尼黑结识希特勒的。初次见面就被希特勒口若悬河的辩才征服了,慷慨解囊,甩手就向当时尚不为人知的纳粹党捐资10万金马克(2.5万美元)。
可以说,纳粹的许多钱财都是富商感于希特勒的口才魅力自愿从腰包里掏出的。
一生最精彩的演说
希特勒一生最精彩的演说是1939年4月28日在德国国会举办的,内容是对美国总统罗斯福一份电报的答复。对这次演说,《第三帝国兴亡》一书作者威廉·夏伊勒做过如下评论:
“我相信这是他从来没有做过的最长的重要公开演说,讲了足足两小时以上。在许多方面,特别在打动德国人和纳粹德国在外国的朋友这一点上,也许是他空前最精彩的一次演说,肯定是我亲自听到他所作的最了不起的演说。他雄辩滔滔,机锋横溢,极尽尖酸刻薄,虚伪狡诈之能事,这种本领已经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峰,而且以后再也没有能达到过。”
这次演说的背景是:美国总统罗斯福面对纳粹德国的武力威胁,发电报给希特勒,要他做保证不侵略31个国家。希特勒没有直接给罗斯福总统回电,而是在国会举行演说,通过广播电台把他的答复传到罗斯福耳中。
演说时,希特勒先把罗斯福来电念几句,然后嘿嘿地冷笑两声,稍停片刻,压低嗓子吐出一个字来:“答。”接着就从他的口中喷出一大串讽刺挖苦罗斯福的话来。希特勒的所作所为犹如一个顽皮的孩子在考场作弄他的老师。
希特勒在台上表演,台下的议员则在制造气氛。
每当希特勒声嘶力竭地讲完一段话,阴阳怪气地说声“答”时,议长戈林就忍俊不住地带头发出一串“嘎嘎嘎”的怪笑,其他议员也不失时机地跟着哄堂大笑。这时的演讲气氛就达到了高潮,希特勒的演讲劲头也就更大了。下面是希特勒的两段演说辞。
第一段是这样的:
“罗斯福先生宣称,他认为一切国际问题都可以在会议桌上解决。
“答:……要是这些问题果真能在会议桌上得到解决的话,我将不胜高兴。然而,我的怀疑是有事实根据的,那就是,最明显地表示不信任会议有用处的国家正是美国自己。因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会议就是国际联盟……它代表全世界各国人民,并且是按照一位美国总统的意志而建立起来的,然而,第一个在这种努力面前表示退缩的国家就是美国……只是在无目的地参加了[国际联盟]好多年以后,我才决意学美国的样……
“北美的自由并不是从会议桌上获得的,同样,南北战争也不是在会议桌上决定胜负的。至于为达到最后征服整个北美大陆而进行的无数斗争,我就不说了。
“我所以提起这些话,只是为了要表明您的意见,罗斯福先生,尽管毫无疑问应当受到最大的尊重,然而却不能在您自己国家的历史或者世界其他各国的历史里找到任何证明。”
希特勒在演说中从来没有忘记吹嘘自己,下面一段话就是他自吹自擂的样板:
“罗斯福先生!我深知贵国幅员广大,财富充盈,使您自许要对全世界的历史和所有国家的历史负责任。而我,先生,所处的地位却要平凡得多,局面也要小得多……
“我接受了这样一个国家,它因为信任外国的诺言和由于民主政府的恶劣制度而面临着彻底的毁灭……我克服了德国的混乱,重新建立了秩序,并且大大增加了生产……发展了交通,使庞大的公路网得以兴建,运河得以开凿,巨大的新工厂得以出现,同时也致力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与教育水平。
“……
“我把1919年从我们手里抢走的地方夺回来给了德国。我把成百万被迫与我们分离饱受心酸的德国人领回到了自己的祖国……然而,罗斯福先生,没有流一滴血,没有给我国人民,当然也没有给别国人民带来战争的苦难……
“你的任务,罗斯福先生,比较起来要容易得多。你在1933年出任美国总统,我也在那一年出任德国总理。你在发轫之初就是世界上最大最富的国家的首脑……贵国的局面之大,足以使你有时间,有闲暇来注意世界性的问题……你的关心和主张所涉及的地区要比我的地区大得多,因为,罗斯福先生,上苍所要命我托生的地区,因而也是我必须为之工作的地区,不幸要小得多,虽然对我来说,它要比其他任何东西更加宝贵,因为它完全是我国人民所有的!
“虽然如此,我相信,正是这样,我才能对我们全都关心的事情尽最大的贡献,那就是:全人类的正义,幸福,进步和和平。”
应当说,就欺骗德国人来说,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演说。希特勒就是凭借着一场场演说,凭借着他那辩才无碍的口才,从流浪汉一步步地登上德国最高权力宝座的。毫无疑问,希特勒是历史上靠口才建功立业者中的佼佼者。
迥异于传统的演说家
希特勒非常重视演讲术,深知演讲术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曾讲过这么一段话:
“在历史上推动最伟大的宗教运动和政治运动的力量,从远古时候起,一直是说话的神奇力量。
“只有靠说话的力量才能打动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有伟大的运动都是人民运动,都是人类热情和感情的火山迸发,它们不是由残酷的贫困女神就是由投在群众中的语言火把所触发的;它们不是词章学家和客厅英雄似的清淡。”
此段话充分说明了希特勒对演讲术的重视程度。
希特勒之所以能成为闻名于世的演说家,除了爹妈给了他一副好口才外,还与他重视演讲技巧分不开。
希特勒小时候梦想成为艺术家,但经过一番努力,终告失败。其实,希特勒的天赋不在绘画,而在表演。假若他小时候梦想成为表演艺术家,也许他早已功成名就了。遗憾的是希特勒选错了方向。
何以为证?
只要走进演说大厅,听听希特勒的演说就清楚了。我们现在不可能直接听到希特勒的演说了,但听过希特勒演说的人都说希特勒是个出色的模仿家,能把别人的言谈举止模仿得惟妙惟肖。可别小看这点雕虫小技,演说的关键时刻来一番这类表演,就能使演说大厅的气氛活跃起来,给听众增添不少笑料。应当说,这是一位杰出演说家所应具备的看家本领。
希特勒对演讲的声调、语言的快慢都颇有讲究。演讲伊始,话说得很慢,一字一板地仿佛私塾老学究在教学生识字。其实,他是在寻找听众的感受,一旦掌握了它,就会迅雷不及掩耳地提高演讲音调,加快演讲速度,猛烈地抨击他所要抨击的对象。这时,希特勒的声音犹如上千条抽得噼啪作响的鞭子掠过大厅。他具有鞭笞听众神经的能力,能让他的听众发狂。然后,他就像交响乐队指挥那样,撩拨听众忌妒、恼怒和憎恨的情绪。当然,在这个时候,希特勒从来不会忘记猛击桌子和猛烈顿足。
对他的这种做法,希特勒是这样解释的:“广大群众的心灵对软弱无力或半途而废的东西,不会做出任何反应。正像一位妇女一样,她精神的敏感问题,与其说是抽象的理性,倒不如说是强大的情感渴望。因此,她宁愿屈服于强者,而不愿屈服于弱者——群众也宁愿屈服于统治者,而不是祈求者。
我们不能不承认,希特勒是个出色的心理学家,对听众的心理了解得非常透彻。他就像地震波显示仪那样,对听众心灵的颤动能作出灵敏的反应,能把整个民族最秘密的愿望,最隐蔽的直觉、痛苦与个人的反感表达出来。所以说,要想成为一个杰出的演说家,就必须成为杰出的心理学家。
希特勒还对演讲大厅的音响效果、颜色,以及演讲时所在位置及出入口都极为重视。他善于研究听众的特点,观察一些人怎样才会比另一些人对他的话产生更大反响;听众多时,怎么样才能更容易控制。他知道迟到的作用。演讲人迟到,可以使听众长时间焦虑不安,磨灭他们的锐气,从而更容易接受他那粗暴而且有感染力的号召。他常常从人们完全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现在大厅,脸上带着坚定而冷静的表现,在一对楔形保镖的簇拥下大步走过大厅。
当然,我们不应该忘记希特勒演讲术的最显著的特点:演讲时伴以暴力行为。从来没有一个杰出演说家像希特勒那样把暴力带进演讲大厅,使演讲大厅充满了恐怖气氛。——我们不能不说这是希特勒的一大发明。
希特勒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认为演讲时伴以暴力行为,会给听众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让人回忆起来更觉历历在目。
通常的情况是,希特勒在台上演说,保镖们在台下大打出手。但也有例外。据说早年希特勒在慕尼黑开始空嘴打天下的时候,遇到过一位名叫奥托·巴勒斯塔特的人,这人跟希特勒政见相左,但嘴巴厉害,演讲水平至少不在希特勒之下。希特勒觉得此人对他威胁太大,就和他的几个爪牙冲上讲台,操起棍棒和椅子,狠狠地把对方揍了一顿。为此,希特勒被警察局关押了一月。但奥托·巴勒斯塔特再不敢跟希特勒唱对台戏了,希特勒高兴了好长时间。
还值得一提的是,希特勒在演讲时从不用“我的希望”、“我们声明”、“我们要求”一类的话语。具有希特勒语言特色的话语是:“我们坚决主张。”这是一种无条件的绝对命令口气,颇合这位“超人”的个性。
=====================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